近日,在上高县芦洲乡江口村的丁家陂,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忙画卷徐徐展开。刚种下不久的油茶树下,村民们正井然有序地开展中药材套种作业。锄头起起落落间,一垄垄中药材被精准而整齐地种下,为这片山林播撒下新的希望。
“目前,我们的油茶种植面积已达 300 亩。林下套种中药材,是我们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举措。当下,计划在油茶树下套种丹参、白芨和黄精,预计套种面积将达 200 亩。往后,我们还会逐步扩大规模,朝着油茶与中药材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全力打造综合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黄旭东介绍道,望着忙碌的村民,回乡创业的他眼中满是欣喜与憧憬。
正在劳作的大婶李书莲笑容满面,说道:“以前这山头冷冷清清,前不久种上油茶树,现在又套种了中药材,土地可算是真正盘活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干活赚钱,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据悉,该基地带动当地村民80人开展务工,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有力带动村民增收。
江口村书记张斌华对这种林下套种模式亦是赞不绝口:“发展林下经济,是我们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油茶与中药材套种,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又实现了一地双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也为我们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这片油茶林,因套种中药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立体开发,大幅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正逐步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林”。
油茶作为优质经济树种,不仅具备极高经济价值,其繁茂树冠还能为林下中药材提供天然遮阳屏障,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丹参、白芨、黄精等中药材市场需求强劲,经济效益突出。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真正做到了“树上产油、树下生金”。
近年来,上高县积极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一方面,上高县主动加强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定期邀请专家深入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向种植户传授先进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手段。同时,组织各类技术培训活动,发放技术资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为种植户答疑解惑,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此外,上高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供销系统集采直供公用品牌效应,联合江西供销鑫隆销售公司,与种植户建立起“点对点”供应关系,并与国药集团、华润三九、广药集团等大型药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签订销售合同,缩短销售环节,确保中药材销售渠道始终保持畅通,为林下药材的经济效益实现筑牢根基。
如今,在上高县的油茶林里,“致富新经”越念越响亮。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达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