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高县紧紧围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把依法治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发力,深化拓展法治建设的“五个维度”,为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我县2024年法治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统筹谋划,提升法治建设“高度”
1.抓谋划把大局,融入全县发展。以召开年度法治工作述职评议会为抓手,建立会议述法、领导点评、述职评议、整改督查、结果运用等全链条机制。全县16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2个县直单位进行现场述法,实现乡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县直单位书面述法全覆盖,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2.抓少数做示范,发挥头雁效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七进”活动共80次,覆盖人数达4000余人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县走实走深。在现场述法会上进行点评问题21个,下发整改通知后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72条,有序开展整改工作,从源头、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多重发力,运用法治督察、年度考评等杠杆,不断强化专题述法的“考核属性”。
3.抓建制管长远,完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以统筹协调促落实,优化办公室和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设置,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域、司法领域、法治社会领域、法治保障领域等方面改革措施,全面推动各方面工作法治化。12月4日,我县召开了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会议,听取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三个协调小组和办公室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切实发挥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督促参谋助手作用。
(二)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法治建设“力度”
1.监管护薪“暖民心”。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今年新增工程项目保证金存款协议156.26万、保函593.87万元,全部开设代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监管全覆盖,受理12345工单573件,全部按时办结;处理国家欠薪平台线索224件,100%回复,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争议化解“聚民心”。强化府院联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通过联席会议、旁听庭审、专题培训等方式,推进行政争议前端治理。落实案件集中管辖,2024年县法院审结行政案件238件,其中行政诉讼案件198件,简易程序适用率41.12%,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位于全市第一。
3.合力调解“舒民心”。探索人民调解进商圈,设立“汽运红”“锦锦有调”“石榴籽”等调解工作室,实行“律师+调解员”联合调解,推动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全县共有人民调解员992人,其中专职调解员270人,兼职调解员722人,有效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优化法治环境,突显法治建设“温度”
1.突出服务极致,实现司法为民“零距离”。全县各政法单位集中开展“一企一警”服务企业活动,出动政法干警800余人对口走访联系服务企业366家,发放宣传手册2500余份,做到一对一服务,经验做法获上级认可。
2.突出保障极优,激活市场主体“新活力”。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释放财政政策红利,暖企惠企扶企稳企。1-11月,全县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60个,采购金额1.6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为98%,积极推广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交易额达6890万元。
3.突出数据极速,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创新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打破空间地域限制,实现非招标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今年以来,共办理四项交易116宗,总成交金额10.35亿元,实现网上交易、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00%覆盖。
(四)维护司法权威,保障法治建设“效度”
1.诉源治理做实做细。探索县乡村“三级联动”运行架构,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五步工作法”机制,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强大合力。2024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3600人次,受理来访事项7266起,办结7204起,办结率99.15%,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公益诉讼做深做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34件,督促行政机关补植复绿7亩、恢复耕地种植条件100余亩、清理固体废物160余吨、消除消防安全隐患90余处,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法律服务做优做强。加强法律援助服务,全力保障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县司法局、县检察院联合出台《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实施办法》,截至目前,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4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五)浓厚法治氛围,拓展法治建设“广度”
1.延伸触角,构筑普法宣传网。以“法治+”为抓手,构建线上+线下+流动“三位一体”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普法宣传有形有效覆盖。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和“双百”法治讲座10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图册7000余份,直接受众2万余人,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2.整合资源,构筑权益保障网。通过全省安置帮教数据库平台与监所实现对接,实现信息互相沟通。与派出所、村居委及家属加强联系沟通,切实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今年以来我县共衔接刑释人员251人,其中接送省内释放人员143人,省外重点刑释人员4人,省内监狱刑释人员接送率100%。
3.多措并举,构筑帮扶救助网。运用本地红色资源,探索红色教育+社区矫正”新路径,通过“线上教育“+“线下活动”相结合方式,开展“集中+个别”“理论+实践”的红色教育活动15次。构建“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村(居)”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有200余名村(居)干部加入矫正小组参与帮教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平稳可控。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县在法治建设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作,探索推进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普法形式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部分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还不够高,对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系统,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强。
三、下步打算
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下一步我们将正视问题、补齐短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统筹推进法治上高、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全面依法治县实践,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高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