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规划计划>工作计划

上高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半年工作总结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高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精神,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有关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如期完成2023年度项目新建1.5万亩,改造提升0.9万亩“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成功举办“2024年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吨粮片高产片创建推进培训会”。通过“高校+技术推广部门+合作社+农户”的科技小院模式,推广“早粳+晚粳”、“早粳+晚优质稻”、“再生稻丰产高效”等新模式,截至目前,完成早稻面积26.85万亩,超任务0.23万亩;春收油菜面积10.0168万亩,总产量1.111万吨,增幅达2.54%,在泗溪镇曾家村、锦江镇石湖村、芦洲乡大垣村打造3个优质早粳稻“中科发早粳1号”示范片。

2.非粮化整治有序推进。一是全面化解非粮化存量问题。2022年、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南京督察局下发非粮化图斑16个。其中2022年非粮化图斑9个,市级通报反馈已全部销号。2023年非粮化图斑7个,省厅已全部销号7个。二是积极推进新增非粮化问题图斑整改。国家自然资源南京督察局下发2024年耕保督察非粮化疑似问题共17个。上半年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对接南京督察局,4个问题当场被认为不存在问题;有9个图斑在国土“一上”数据已变更为其他地类,已做永农预调出,待批复;有4个问题认定为存在非粮化问题。三是省自然资源厅下发2024年一季度监测疑似非粮化图斑,目前已全部梳理清楚。问题已下发到各个乡镇(街道办)、场,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县级层面在持续调度通报。

3.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天然富硒禀赋,积极融入全市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势总体布局,推进上高富硒大米、富硒蛋鸡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挖掘其它富硒农副产品,做实“土特产”文章。截至目前,已报送近30个产品进行硒含量检测;已有3个主体正在与第三方对接富硒认证工作,其中1个主体有意向开展认证工作。扎实推进上高县富硒蛋鸡产业集群项目,并专门制定《上高县富硒蛋鸡产业集群项目管理办法》,目前项目正顺利推进中,林地指标已全部落实,项目变更申请也已上交市级,涉及8个实施主体,其中上高县诚拓禽业有限公司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竣工。目前全县存笼10万羽以上标准化富硒蛋鸡养殖场15个。预计到2024年7月,全县家禽存笼650万羽。二是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上高县濒危特色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是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023年项目的验收,制定《2024年上高县濒危特色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泗溪镇中宅村新建了50亩濒危特色中药材虎杖育苗基地。三是推动水果产业提档升级。抓好2023年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工作,实施中央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项目,组织县乡两级对果树申报主体进行核实,按照12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依托奔象果业、蜜桔甜农业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果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果品提档升级,打造三产融合示范果园。四是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推广设施蔬菜专用优良品种,连作障碍防治等技术,推升蔬菜产业竞争力,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五是推动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米制品功能重点县,“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吃干榨尽”提高附加值,江西金农米业集团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研发生产大米蛋白、大米蛋白肽等产品,将大米碎米价值呈现几何式裂变,大大提高了产品价值,实现富民增收。

4.农业生产环境持续向好。一是开展农药化肥减施增效行动依托病虫专业防治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广非化学防治技术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建立20个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40余万亩次。成功申报并成为全省经济作物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集成推进县,建设3个示范区,布设技术试验3个,开展技术培训2期,发放施肥建议卡等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加强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强化检疫源头控制,狠抓疫情防控,对全县水稻种子代理商进行了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出动人数100余人次,复查植物种类20类,普查面积达1.86万亩次。广泛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单页2000余份,张贴宣传画200余张。三是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2024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27147亩,其中水田种植面积20954亩,严格管控任务57亩。

5.农业行业监管不断强化。一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开展“清网净河”、“放心农资”、“雷霆”、“春风送法,情暖万家”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70余台次,执法人员300余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5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4起,结案14起,罚没款共计26万余元,指导乡镇办理非法捕捞案件3起。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四挂钩”制度,强化农产品监管效能的通知》,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在全省107个县区中排名25名。三个乡镇星级检测站建设基本完工。三是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的监管。全面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等农作物的生产,分期分批对高毒农药采取禁限用措施,对农药经营店的防护措施、经营电子台账进行检查,截至目前,检查农药经营店150家。

6.人才队伍壮大建强。一是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继续组织实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建设补助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3个,选聘农技指导员110人,招募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共14人,协调对接开展水稻、水果、草地畜牧业、家禽四大主导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技术专家团队,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对自愿参与规范化建设的农民合作社,继续按照《上高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实施方案》、《上高县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文件要求,由上高县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继续帮助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合作社910个,社员农户3.9万户,面积18万多亩,联系带动面积65万亩,带动农户5.8万户,其中已创建国家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22个、市级示范社64个。有各类家庭农场38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

7.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下发《上高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利有效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上高县2024年新农村建设村点批复》等文件,选定66个2024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名单。县委副书记刘战平、县委常委 副县长汪晓艳带队赴靖安县、徐家渡镇参观学习,组织召开上高县2024年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户厕)、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现场会。进一步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组织乡镇采购一体化三格式外置化粪桶1092个,已完成改造约200户,先后组织户厕培训7次。积极争取上级户厕改造奖补资金约1000万元左右。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开展宅改巡查248次。

8.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深化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围绕富硒蛋鸡、富硒大米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整合资源、招大引强,引进一批蛋鸡“领军”企业、粮食深加工“头部”企业、创新力强的科技领军型企业、配套完善的流通龙头企业。与河北华裕集团、深圳中乘生物、无锡金农米业、上海唯丰农业、上海景域集团等企业达成投资意向,累计意向投资近30亿元,已成功签约投资1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引进由江西金农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无锡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个多亿共同成立的宜春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一是守底线,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实行“周提示、月调度”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将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列入全县每月重点工作调度、每季重点工作点评,有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强化数据赋能。在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基层干部摸排“三线预警”基础上,组织乡村干部开展系统操作培训,对预警信息进行全面核查,用大数据切实做到精准识别、应纳尽纳。今年以来省系统推送756条数据,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户。实施分类帮扶。对新识别的监测对象,安排科级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制定“一户一策”帮扶举措,实施各类帮扶措施705项,户均3.28项。同时,在防贫保险的基础上,我县创新设立光伏帮扶基金,建立帮扶快速应对机制,切实做到“遇难即救、遇困即扶”,今年以来,发放光伏帮扶救助基金22.5万元,惠及困难农户80户。发放防贫保险理赔7.6万元,惠及监测对象5户。二是增动力,打好增收致富“组合拳”。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要求,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目前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61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66%。继续推广“跨村联投”“村企合作”等发展方式,通过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整合资金741万元,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统筹对内规范产业管护、集中化管理,让联建村的产业发展有奔头,实现11个省定重点村、6个脱贫村、2个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实现集体增收、产业增效、群众致富。持续强化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实,积极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促进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务工达4628人,其中省外务工748人,省内县外务工424人,县内务工3449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986名脱贫户就业增收,已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2家,提供就业岗位5907个,吸纳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334人、监测对象就业17人,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三是促振兴,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按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补好短板”的原则,建立多部门联审联批机制,有效确保乡村建设项目库精准。目前已编制2024年县级乡村建设任务清单45个。规范项目建设。印发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积极采取定期调度、实地调研、联合督导等措施,高效推进项目实施。今年共安排各级衔接资金1832.3万元,实施改路、改水、基础照明、污水治理等补短板项目160个。对已完工的项目,会同第三方、行业主管部门及乡镇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联合验收,并引入纪委监督,由县纪委对项目立项决策审批、招投标、竣工验收、作用发挥等重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综合监督,有效确保项目实施规范,着力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点4个,串珠成链建设乡村旅游风景带2条。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组织勘测设计单位在项目村“三进三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编制工作,抓好工程进度和质量,做好迎接市级验收和省级抽查的准备工作,力争在全省激励评价中进入前20名。加强对早稻的后期管理工作,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抓好中稻的栽插及晚稻的播种育秧工作,稳定中晚稻生产面积。积极组织推进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稻米协同推广等项目,申报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加强对水稻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粮油技术指导服务,做好粮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集成总结,确保粮油单产提升成效。

2.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对申请成功的项目,督促主体安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期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进一步引导主体对农产品进行富硒检测和富硒基地认证,跟进茶杉禽业富硒鸡蛋“圳品”认证、上高双胞胎宏安畜牧有限公司京东农场创建工作,引导企业对接米其林餐厅、盒马鲜生等高端餐饮商超。推进上高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工作,待红线范围确定后,齐头开展专项债券申请、林地指标申请、土地征收等工作。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抓好农药减施增效工作继续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作为重要抓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依据病虫发生实况与农业植保部门的防治意见统一防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二是做好“三新”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做好科学施肥增效试验、取土检测和施肥调查工作,集成推进经济作物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打造3个千亩示范。三是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全面落实省级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中晚稻叶面阻控剂喷施和水分调节等管控措施,做好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台账建设、效果评估、省级验收等工作。

4.加强农业安全监管。一是抓好农业综合执法。积极申创全国农业执法示范窗口,持续加大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加大对我县锦江水域电、毒、炸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渔业生态平安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重点开展检测能力提升实验室建设、乡镇工作资金拨付、企业示范点打造三项工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组织一次乡镇检测员竞赛和一次农安应急演练,确保年终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二类县中进入前五。

5.推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对66个新农村建设的“七整”项目进度进行巡查,对存在的超标项目坚决给予制止,防止出现偏离实际的项目施工。二是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各乡镇要加强对村点的指导,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庭院整治,谋划打造以敖山镇洋林村、新界埠镇桐山村、南港镇梅沙村等5个为主的产村融合和美乡村,并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芦洲乡黄山村至南港镇梅沙村沿线15公里的人居环境样板线。三是压茬推进宅改试点工作。积极与中国电信对接,加快宅改平台系统的建设,确保在全省17个宅改试点县中系统建设排在前列,并实施与上高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的对接。

6.浓厚农村改革工作氛围。持续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申报工作,推进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录入工作。三是做好农村产权改革发展工作。学习外地经验,探索与土流集团多方共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模式,规范农村集体资源交易,确保农村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7.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在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控辍保学、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上下功夫,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提升。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主申报”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强化部门会商和预警信息比对,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