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新界埠镇>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本级政府文件

关于印发《新界埠镇202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新界府字〔2022〕29

关于印发《新界埠镇202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委会、林场

现将《新界埠镇202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上高县新界埠镇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2日

新界埠镇202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村治办《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村治办字〔2022〕2号)和市新农办《2022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宜新农发〔20221)《上高县2022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深入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做美乡村环境,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县第十五次代会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产村融合、建管同步”的工作布局“十个一”“八个有”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村庄整治、“整洁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五大专项提升行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对接宜春中心城,争创中部百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以规划为引领,聚焦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宜居村庄,突出“七整一管护”十个一重点内容,完成6个省级村点和2个自建村点的整治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强基础对照“一图、一审、一文、一厕、一水、一查”重点内容,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重点做好村内道路、户厕、供水、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村庄防汛、消防、应急避难等公共安全设施,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农村生活污水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因村制宜建设应急广播、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提升村庄功能品质。

2.抓环境。对照“一网、一治”重点内容,突出抓好村内排水沟渠、河塘、搭靠“三房”等方面环境治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消除黑臭水体,开展以种植果树栽花、种菜等方式为主的村庄和庭院绿化行动打造“三园”村庄。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小微公园、公共绿地、无障碍环境,开展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试点。

3.重管护。对照“一管、一护”重点内容,重点打造桐山村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点,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且符合我镇村庄实际、村民积极参与、长期实用管用的管护模式,推动村庄时时美、处处美。

(二)全域整治农户庭院

突出“两清两整一美化”,全域推开“整洁庭院”整治,改善村内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微环境,提高农民居住品质。

1.全面整治农户庭院。村委会要积极总结历年创建美丽庭院经验,组织村民全面开展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建立部门合力联动、群众齐心行动、定期评估核验、评星授牌激励的工作机制,并通过管护支持、结对帮扶、志愿活动等,保障“门前三包”责任有效落实,推动一半左右的农户庭院实现“两清两整”,部分达到“美化”要求。

2.打造整洁庭院村落。把整治庭院作为村庄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的基础性工作,聚焦美丽宜居村庄、美丽活力村庄等,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分类施策、整村推进,桐山村要打造全域庭院整洁的村庄

(三)争创美丽宜居示范

进一步夯实美丽宜居试点县创建成果,达到美丽宜居示范县标准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镇、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宜居庭院创建活动,带动新农村建设提质增效。

1.夯实试点的先锋黄家村创建成果。对照“1+8”重点任务,在夯实美丽宜居试点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全镇美丽宜居示范镇

2.创建美丽宜居镇。紧盯“2+6”(即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农户庭院整治两项重点,实现规划建设合理、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工作要求,创建先锋黄家村、桐山村等2个美丽宜居乡行政村

3.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按照“十个一”(一图、一网、一审、一管、一护、一文、一厕、一水、一治、一查)“八个有”(富有所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托、娱有所乐、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诉有所求)和“五优”划设计优秀、环境整治优美、建设管护优良、景观打造优质、发展优势产标准,巩固提升已有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打造2左右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重点提升2个品质和品位建设成具有示范引领的秀美村庄

4.建设美丽宜居示范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丽宜居村庄,对照“五美”要求创建100个美丽宜居庭院,沿线连片推动美丽宜居示范带建设,重点打造上太(S527)、黄城公路示范带。

(四)深化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坚持建管用并重,突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机制建设,着力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群众共同发力的共管工作格局。

1.进一步完善“五定包干”管护机制。坚持因地因村制宜,行政村及时组织村点更新管护范围、优化管护标准、压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严格考核奖惩,完善分级包干机制,进一步推动所有宜居村庄建成务实管用、持久有效的管护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进一步丰富长效管护模式。

2.进一步完善上高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对已纳入上高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3个自然村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2022年将进一步扩大村点覆盖范围,确保到2025年全镇95%的村庄纳入平台监管从今年开始,各地要逐步完善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牌平台二维码张贴工作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平台的关注量和使用率。我镇要在平台问题受理、日常管理、队伍建设、运维考核等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建成的平台均能有效安全运行,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3.强化日常管护标准持续推进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照上高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考核办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以每月明察或暗访每季一考核、年度一总结的方式对村庄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环境卫生的保洁进行督导,参照检查结果差异化拨付长效管护经费。

(五)大力开展联动建设

积极培育“四证”齐全、“四带动”有力、“五品”凸显的休闲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一批与文旅相结合的美丽活力乡村,推动美丽乡村添人气、增活力、发展可持续。

1.创建星级休闲乡村民宿。以桐山红色基地、城陂桃源山庄等主体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激励扶持政策的宣传,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创办休闲乡村民宿。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严格标准和程序,积极组织主体对照民宿标准创建第二批星级休闲乡村民宿。

2.加强民宿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积极组织辖区民宿从业人员参加省、市休闲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培训,县级将择机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动

镇里继续把新农村建设列为2022年全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各村支部书记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亲自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亲力亲为,抓好组织协调、资金落实、督查指导等工作要求。继续实行县乡领导挂点、部门帮扶、社会帮建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桐山美丽示范村庄由镇党委主要领导挂点帮扶。我镇要进一步锚定目标、强化举措,切实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新农村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村书记要严格工作标准,带领村干部及村民抓好落实。

(二)强化资金保障

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参照以往做法,足额安排村庄整治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等专项的本级补助资金,确保每个村点整治建设补助不少于30万元、每个行政村长效管护补助平均不少于5万元。级财政按照省下达我的省级村点每个村点安排9万元、自建村点每个村点安排24万元专项补助资金。通过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引导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新乡贤捐助等措施,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各类设施建设和运维。

(三)强化规划引领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以点连片、以线带面、整域推进。充分调动村党组织、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积极性,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护抓好相应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落实。积极动员乡贤、农民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回馈故里,支援家乡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大格局,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城镇化乡村、乡村式城镇”方向发展。结合村庄整治建设,积极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民居、遗产遗迹、古树名木,统筹支持红色名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村。

(四)强化绩效管理

认真落实省、市既定的措施要求,加强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指导和质量验收,确保每个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实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展充分现乡村的宜居品质、乡土文化、绿色生态和田园风光,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把准资金使用范畴确保各级专项补助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主动公开新农村建设资金分配政策、分配结果、管理办法、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等情况,在村显要位置及时公示村点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使用等情况。同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决不能因新农村建设加重村集体债务。

(五)强化农民参与

要组织干部深入年度村点,充分了解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尊重群众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科学规划建设,不得脱离实际、大拆大建,破坏乡村风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作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护、运营全过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媒体,宣传群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成效,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巩固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格局。

各行政村要抓紧制定本地年度工作方案,在2022年5月18日前,将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村庄整治建设村点名册(附件2)、村庄整治建设统计表(附件3)、美丽村庄和示范庭院创建农户名册(附件4)纸质版和盖好公章报送镇新农办喻建国处。

附件:1.2022年全镇村庄整治建设暨全域美丽示范创

建任务清单

2._____行政村2022年村庄整治建设村点名册  

3._____行政村2022年村庄整治建设统计表

4.2022年全域美丽乡镇、美丽村庄创建名册

5.上高县新界埠镇2022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点工作安排表

     6.新界埠镇2022年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新界埠镇党政办公室                 2022年5月12日 印发  

附件1

2022年新界埠镇村庄整治建设暨全域美丽

示范创建任务清单

单位:个

乡镇

村庄整治建设任务

全域美丽示范创建任务

省级村点

自建村点

乡镇

村庄

庭院(个)

新界埠镇

横江中屋

横江西屋

新界埠镇

桐山自然村

新界埠镇

洲上艾家

新界埠镇

100

新界埠镇

桐山垴上

新界埠镇

桐山何老

新界埠镇

端溪完塘

新界埠镇

五星潘家

合计

6

2

1

100


附件2

   新界埠镇2022年村庄整治建设村点名册      

单位:(盖章)

  时间:   2022 年 5 15

村组序号

沿线道路名称

路段名称

乡镇名称

行政村名称

自然村名称

村点数(个)

户数

人口数

省级村点数

自建村点数

1

S527上太线

桐山段

新界埠镇

桐山村

垴上自然村

1

28

113

2

S527上太线

桐山段

新界埠镇

桐山村

桐山自然村

1

247

989

3

S527上太线

桐山段

新界埠镇

桐山村

何老自然村

1

27

112

4

黄城线

潘家段

新界埠镇

五星村

潘家自然村

1

34

119

5

黄城线

洲上段

新界埠镇

洲上村

艾家自然村

1

52

323

6

黄城线

端溪段

新界埠镇

端溪村

完塘自然村

1

31

132

7

S527上太线

横江段

新界埠镇

横江村

中屋自然村

1

49

195

8

S527上太线

横江段

新界埠镇

横江村

西屋自然村

1

29

110

合计

5

8

6

2

497

2093

附件3

新界埠2022年村庄整治建设统计表

单位:(盖章)                                                            时间:   2022 515  

乡镇

省级村点规模

自建村点规模

合计

省级

村点数

涉及

行政村数

涉及

村组数

涉及

农户数

涉及

人口数

自建

村点数

涉及

行政村数

涉及

村组数

涉及

农户数

涉及

人口数

村点

总数

涉及

行政村总数

涉及村

组总数

涉及农

户总数

涉及

人口数

新界埠

1

桐山

垴上

28

113

垴上

桐山

垴上

28

113

新界埠

1

桐山

247

989

桐山

桐山

247

989

新界埠

1

桐山

何老

27

112

何老

何老

27

112

新界埠

1

五星

潘家

34

119

潘家

五星

潘家

34

119

新界埠

1

洲上

艾家

52

323

艾家

洲上

艾家

52

323

新界埠

1

端溪

完塘

31

132

完塘

端溪

完塘

31

132

新界埠

1

横江

中屋

49

195

中屋

横江

中屋

49

195

新界埠

1

横江

西屋

29

110

西屋

西屋

29

110

合计

6

5

6

441

1871

2

2

2

56

222

8

5

8

497

2093

注:村组是指统计意义上的村民小组。在计算村组数时,无论用多少个村点指标(含自建村点指标)支持1个村组建设,其涉及村组数都为1。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